必须坡W知道的坑3热国新加陷阱些你后的法律际仲潮背裁那
看着新加坡Web3圈越来越热闹,我这个老法律人心里却总有点不安。最近参加了几场新加坡的Web3活动,发现不少创业者都沉浸在技术创新的兴奋中,却忽视了国际仲裁这个可能带来大麻烦的隐形炸弹。 记得去年参加Token2049时,遇到一位来自上海的创业者王总。他兴冲冲地告诉我:"新加坡这边政策太好了,我们项目已经在新加坡仲裁中心备好了全套仲裁条款。"我当时就提醒他要仔细研究这些条款,可惜他太沉浸在融资成功的喜悦中,根本没放在心上。结果三个月后,就因为仲裁条款中的语言问题,导致他们在仲裁过程中额外支付了近百万的翻译费用。 说实话,新加坡在Web3领域的布局确实令人瞩目。从2021年金融科技节开始,到今年MAS发布的白皮书,再到最近如火如荼的Meta EraSummit,这个城市国家正在成为Web3创业者的新乐土。但是,越是在这样的热潮中,我们越要保持清醒。 很多创业者都存在一个致命误区:以为项目出了事,合同被判无效,仲裁条款自然就作废了。这简直是大错特错!我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某NFT交易平台因为涉嫌违规被查,创始人以为万事大吉,结果用户照样依据仲裁条款在新加坡提起了仲裁,最终平台赔得血本无归。 根据《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第28.2条,仲裁条款就像个"不死小强",即便主合同被判无效,它照样能独立存活。这就好比房子塌了,但地基还在,别人照样能在这块地上找你麻烦。 另一个常见的坑是代理人选择。上个月一位客户被忽悠说必须请新加坡本地大律师,结果光是咨询费就花了5万新币。其实根据规则第23.1条,只要获得正式授权,你的法务总监、甚至是你那个懂法律的表哥都能代表你出庭。当然,前提是要做好完整的授权证明。 Web3项目最大的特点是技术性强。记得有个DeFi项目仲裁案,对方请来的仲裁员连智能合约是什么都不懂。好在项目方提前准备了专家证人,最后才扭转了局面。根据规则第25条,专家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但要注意:光有书面证词不够,必须做好出庭准备,否则证词可能被当作废纸。 根据我的经验,仲裁条款中这三个要素必须白纸黑字写清楚:1. 仲裁地:别让仲裁庭来选,否则可能被迫去一个完全陌生的法域2. 仲裁语言:中文项目最好明确约定中英双语,否则光翻译费就能让你吐血3. 准据法:建议选择新加坡法,毕竟在新仲裁,当地仲裁员当然更熟悉本地法律 Web3创业就像在大海里航行,国际仲裁就是那些潜伏的暗礁。看着那么多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前赴后继地涌向新加坡,我只想说:在签下那些看似标准的仲裁条款前,务必找专业律师好好把把关。毕竟在这个领域,省下的每一分律师费,将来都可能变成你要支付的十倍赔偿。狂欢中的隐忧
合同无效≠仲裁条款无效
代理人选择的误区
技术类仲裁的取胜关键
三个必须明确的要点
最后的忠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币圈战况实录:8月4日BTC多空角力白热化 ETH反弹能否持续?
- 美联储9月降息:市场热切期盼背后的隐忧
- 当稳定币巨头开始单飞:专属链热潮下的行业震荡
- USD1:特朗普背书的稳定币新贵引发市场狂潮与政治风波
- 加密世界风云变幻:2023年黑客攻击为何锐减70%?
- 稳定币如何在亚洲金融市场开疆拓土?香港峰会大咖这样说
- 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
- 全球瞩目的经济华山论剑:杰克逊霍尔年会即将引爆市场
- 狗狗币VS屎币:谁才是模因币真正的王者?
- 美国稳定币立法:一场金融革命的无声引爆点
- 8.26币市观察:比特币空头掌控局面 警惕最后一跌
- 当稳定币巨头开始单飞:专属链热潮下的行业震荡
- 通胀警报拉响!美国PPI意外飙升打脸降息预期 加密货币上演深V反转
- 黄金市场观察:多头行情能否持续?资深交易员为您解析
-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美式暴击:比特币、以太坊为何突然崩盘?
-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
-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
- DOGE币能否创造奇迹?专家深度解析5美元目标的可行性
- 稳定币:从野蛮生长到合规竞赛的华丽转身
- 市场观察: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