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一场与转战突围香港型的豪赌金融艰难圈的

记得去年初春的时候,我在港岛的一家咖啡厅见到了VDX的几位创始人。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正忙着向香港证监会申请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你知道吗?现在最赚钱的反而是给券商做咨询。"其中一位合伙人苦笑着告诉我。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等待牌照的日子里,他们居然开辟了这样一条意想不到的业务线。
传统金融的寒冬与Web3的热望
说实话,香港金融圈最近几年过得并不舒坦。我认识的一位中环老banker经常感慨:"现在去陆家嘴开会,上海同行看我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话虽然带着玩笑,但背后是残酷的现实:香港GDP从曾经占全国的1/5,到现在连苏州都不如了。
券商的日子尤其难过。有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22年香港证券公司数量减少了40家,这是2018年以来的首次明显下滑。我认识的一位本土券商老板告诉我:"现在做传统经纪业务就像在沙漠里找水,佣金都快贴地飞行了。"
这种情况下,Web3简直像沙漠里突然出现的绿洲。富途、老虎这些公司都在蠢蠢欲动,连上海绿地这样的"外来户"都在打听VASP牌照的事。最有趣的是盈透证券,直接拉着OSL的手就开始卖比特币了——这在三年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场景。
转型路上的荆棘与玫瑰
胜利证券投资的VDX是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他们从成立第一天就打定主意要走合规路线,这种远见在当时的币圈实属罕见。我跟他们的CMO Greta聊过,她说最积极申请牌照的反而是那些排名100开外的中小券商。"大券商还在观望,小券商已经饿得眼睛发绿了。"这话说得既生动又心酸。
但合规的代价有多大?VDX预计要花1-2亿港币,两年才能回本。我跟一位在证监会工作的朋友吃饭时,他半开玩笑地说:"现在申请牌照的文件摞起来比IFC还高。"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反映了传统金融机构转型的艰难。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潘君宇的故事。这位亚太区块链联会主席做事风格相当豪横——想做什么就直接收购相关公司。现在他搞AI+保险,二话不说就买下了一家上市保险公司。"与其跟老古董们费口舌,不如直接拿下牌照。"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香港金融圈新旧势力的角力。
合规的高昂学费
有天傍晚,我在中环天桥上遇到了刚从证监会出来的新火科技Vivian。她满脸疲惫地说:"今天又被问询了,光是解释我们的风控模型就用了三小时。"看着她手里的文件袋,我忽然意识到,这些转型者正在支付怎样昂贵的"入学费"。
任骏菲的故事更有意思。这位从北京转战香港的女强人告诉我:"以前在币圈,做个决定可能就一顿饭的功夫。现在?光是三人联签的流程就能让你怀疑人生。"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慢"反而让人感到踏实——毕竟谁也不想天天提心吊胆地做生意。
不过最讽刺的是,有次酒会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我说:"你看台上那些西装革履的大佬,三年前说不定还在割韭菜呢。"这话让我思考了很久——香港的合规之路,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大规模的"洗白"运动。
RWA:香港的新希望?
上个月在香港大学的区块链峰会上,我遇到了做RWA的Joe。这个曾经的互联网金融老炮现在全身心投入Web3,但他对香港的看法相当犀利:"没有优质底层资产,再好的链上技术也是空中楼阁。"
更让我惊讶的是,就连一些已经在数码港注册的公司,其实根本没人来香港办公。"我们就是挂个名,真正的业务都在链上。"一位深圳团队的CEO这样跟我说。这种"肉身缺席"的现象,或许正是香港Web3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想起那位老banker的话:"香港就像个豪华赌场,现在我们要学会玩新游戏。"这场转型注定不会轻松,但看着中环那些新搬进来的加密公司招牌,至少让人感觉到了一丝变化的希望。
相关文章
- 八月的吉隆坡阳光灿烂,但比阳光更炽热的,是刚落下帷幕的马来西亚区块链周(MYBW)。这场第二届盛会简直就像一场科技版的"嘉年华"——来自92个国家的6834名区块链爱好者把吉隆坡世贸中心变成了数字革命的"迪斯尼乐园"。不只是开会,而是立flag作为主办方Lydian Labs的联合创始人,Noelle Lee在闭幕致辞中激动地说:"我们不是在办一场普通会议,而是在向全世界宣告——马来西亚要当区块链...2025-10-04
- 真是没想到,美国政府这次玩真的了!就在上周,美国商务部搞了个大动作,直接把季度GDP数据给"上链"了。说实话,这种操作在以前也就是我们业内私下讨论的设想,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快就付诸实践了。区块链界的"超级联赛"这次参与的不是一条两条链,而是9条主流公链的"全明星阵容",包括老牌选手比特币和以太坊,也有Solana、TRON这些新贵。但有意思的是,XRP和Cardano这两个大家伙居然没在首发名单里...2025-10-04
- 说实话,最近的狗狗币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上周看着它一口气冲高16%,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按捺不住进场了,结果这两天突然就陷入了半死不活的横盘状态。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觉得是时候给大家泼点冷水了。当84%的持有者都在赚钱时...根据最新的链上数据,84%的DOGE地址都处于盈利状态。这数字听起来很棒对吧?但作为一个见证过无数次币圈轮回的老兵,我深知当市场上绝大多数人都在赚钱的时候,往...2025-10-04
-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作为一个经历过好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特别想分享一下对几个重点币种的观察。记得2018年那会儿,我就是因为没及时止损才栽了大跟头,所以现在格外注重技术面的关键点位。AVAX:反弹乏力,空头机会显现AVAX这走势看着就让人揪心。昨天刚跌破三角形态后,在22.23美元这个位置勉强撑住了,但反弹到23.6美元就明显后劲不足。这不就是典型的"病去如抽丝"吗?要我说...2025-10-04
- 最近,美国上市公司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正在玩一场危险的资本游戏——效仿MicroStrategy的老路,通过不断增发股票来囤积以太坊。这种看似聪明的"以股换币"策略,真的能永远运转下去吗?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从业者,我不得不提醒:当市场风向转变时,这套机制很可能会从"每股资产增值"变成"股权稀释噩梦"。令人咋舌的数字游戏截至2025年8月,...2025-10-04
- 最近在加密圈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开始玩起了以太坊囤币游戏。短短两个月时间,这批"ETH大户"就已经悄悄囤了220万枚ETH,占到整个以太坊供应量的1.8%。这个数字看着可能不起眼,但背后的影响可大了去了。还记得当年Michael Saylor带着MicroStrategy在比特币市场买买买的盛况吗?现在同样的剧本正在以太坊上演。从Bitmine Immersion Techno...2025-10-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