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技术 >>正文
比特币生议不与挑0争战断态的创新
技术251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BRC20引发的争议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作为一名浸淫币圈多年的老玩家,我想说这种争论实在太熟悉了——每次比特币生态出现新玩法,总会掀起类似的争议风暴。争议背后的四个痛点说实话,反对BRC20的声音确实很有代表性。第一个问题就像往自家客厅里堆垃圾,全节点越来越臃肿,直接导致链上转账费用飙升。我还记得去年12月高峰期,一笔BRC20转账手续费居然高达100美元,简直离谱!第二个问题是永久存储的特性,... ...
最近BRC20引发的争议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作为一名浸淫币圈多年的老玩家,我想说这种争论实在太熟悉了——每次比特币生态出现新玩法,总会掀起类似的争议风暴。
争议背后的四个痛点
说实话,反对BRC20的声音确实很有代表性。第一个问题就像往自家客厅里堆垃圾,全节点越来越臃肿,直接导致链上转账费用飙升。我还记得去年12月高峰期,一笔BRC20转账手续费居然高达100美元,简直离谱!第二个问题是永久存储的特性,这让矿工们不得不升级设备,客观上加剧了挖矿中心化的趋势。
第三个争议点特别有意思。比特币的最小单位聪(sat)本身就具备NFT属性,现在Ordinals把这些聪分出了三六九等,导致1聪不再等于1聪。这就好比把人民币的一块钱硬币按发行年份分成不同价值,想想就让人头大。最后一个硬伤是功能单一,只能玩玩简单的数字游戏,想搞出以太坊那样的生态?难!
这些质疑都很在理,本质上反映了比特币社区的代际冲突。但作为一个见过太多风浪的老韭菜,我要说争议本身就是机会的信号。
争议的双面价值
记得2017年ICO狂潮时,李笑来那句"傻逼的共识也是共识"虽然糙但理不糙。BRC20现在的争议恰恰说明这个故事还有生命力,就像当年的DeFiSummer一样,在最终证伪前都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我有个做量化交易的朋友说得精辟:"市场最肥美的机会永远出现在分歧最大的时候。"想想也是,等所有人都看明白了,超额收益早就被吃干抹净了。BRC20现在的争议程度,反而让老玩家们嗅到了熟悉的味道。
讲故事的艺术:BRC20的叙事经济学
说到叙事,这可是加密货币市场的灵魂。还记得那个用1万比特币买披萨的程序员吗?现在这个故事价值4亿多美元!BRC20高明之处在于它打包了所有让人血脉喷张的元素:比特币、NFT、MEME...简直就是"暴富大礼包"。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FOMO进场BRC20的玩家,都是在弥补"错过比特币早期红利"的遗憾。这种感觉就像看到朋友几年前买的房子翻了几倍,现在看到类似机会就按捺不住。
更要命的是,比特币作为加密世界的始祖,在上面发行资产这件事本身就带着神圣光环。虽然功能比不上以太坊,但"正统性"这个玄学概念在币圈可比技术参数好使多了。
叙事星座: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蔓延
现在的BRC20让我想起早期的DeFi。最开始只是几个简单的借贷协议,谁能想到后来会演化出DEX、衍生品、保险等完整生态?BRC20目前虽然简陋,但已经能看到类似的演化路径。
最近听说有团队在开发BRC20的DEX,还有人尝试把NFT发行扩展到莱特币链上。这就像野火蔓延,一旦叙事星座形成,发展速度会超出所有人预期。
记得0xTodd老师说过,加密市场最赚钱的就是"造币"和"炒币"两头。现在BRC20把这两头都占了:既创造了新资产,又提供了炒作标的。难怪交易所、矿工和项目方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说到底,BRC20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我的建议是:保持关注,谨慎参与。毕竟在加密世界,今天的神话可能就是明天的笑话,反之亦然。
Tags:
相关文章
为什么我看好Band Protocol?
技术Band Protocol(BAND)未来价值预测:一个资深投资者的观察手记作为一名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深知这个市场的疯狂与魅力。记得2021年那次大崩盘吗?多少人的财富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被Band Protocol这个项目深深吸引。今天,就让我用多年积攒的市场嗅觉,带你看看BAND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轨迹。说实话,第一次接触BAND时,我就被它的技术架构震撼到了。... ...
【技术】
阅读更多比特币又跌了?别慌,这可能是个黄金机会!
技术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的价格又开始掉头向下。不过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得说这未必是坏事。一个有趣的规律正在上演我注意到加密货币交易专家阿里·马丁内斯最近分享的一个有趣发现:自从4月中旬以来,每当比特币4小时图的RSI指标触及73.31这个神奇数字时,价格就会迎来一波回调。就像钟表一样准时!现在这个熟悉的剧本似乎又要重演了。马丁内斯指出,当比特... ...
【技术】
阅读更多AI时代职场生存指南:5个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能力
技术说实话,每次看到ChatGPT的新功能上线,我都会不自觉地捏一把冷汗。就在上周,我一位做文案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已经开始用AI批量生成营销内容了。这不禁让我想起盖洛普9月那份令人揪心的调查报告——全美超过两成的上班族正忐忑不安地担心着自己的"饭碗"问题。当AI成为职场新常态高盛那份报告真的不是危言耸听。3亿个岗位面临风险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职场人夜不能寐。但有意思的是,就在大家都在担心失业的... ...
【技术】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