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观点 >>正文

比特币市阴云住关通胀下能否守键支场观察撑

观点875人已围观

简介说实话,今年的加密货币市场真是让人伤透了心。年初那波短暂的狂欢过后,整个市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最近一个月跌了3.5%,更夸张的是今年累计跌幅超过62%。就连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山寨币们,比如瑞波币USDT,虽然今年整体还算争气,但这几周的表现也够呛。美联储的"抽水"行动还记得疫情期间美联储那波疯狂放水吗?资产负债表一度膨胀到近9万亿美元。去年春天开始,他们终于意识到该"减肥"了... ...

说实话,今年的加密货币市场真是让人伤透了心。年初那波短暂的狂欢过后,整个市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最近一个月跌了3.5%,更夸张的是今年累计跌幅超过62%。就连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山寨币们,比如瑞波币USDT,虽然今年整体还算争气,但这几周的表现也够呛。

美联储的"抽水"行动

还记得疫情期间美联储那波疯狂放水吗?资产负债表一度膨胀到近9万亿美元。去年春天开始,他们终于意识到该"减肥"了,启动了所谓的量化紧缩。说白了就是把疫情期间注入市场的资金一点点抽回来,把债务包袱甩给私营部门。这套操作看着挺专业,但说实话效果如何还真不好说。

现在通胀水平比疫情前高了可不是一星半点,美联储那帮经济学家们估计也睡不踏实。我在想,要是通胀这个"魔鬼"连续三四年都压不下来,那可就真成大麻烦了。最近巴以冲突升级,哈马斯组织的加密账户都被冻结了;再加上各地工人罢工此起彼伏,极端天气频发影响大宗商品价格...随便哪个黑天鹅事件都可能让通胀再次起飞。

比特币的"过山车"行情

今天比特币总算止住了三连跌,微涨0.09%报26737.86美元。但这个月还是跌了1.23%。有意思的是,虽然今年累计上涨61.56%,但比起2021年11月67802美元的历史高点,还是缩水了60%。这个数字看着就心疼!

从技术面看,比特币现在的处境有点尴尬。7月那波小高潮过后,价格已经跌了17%左右,走势明显在走下坡路。10月11日跌破27000美元支撑位后,多头们至今都没能收复失地。8月17日那次闪崩更是在28300美元附近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10月2日试图突破结果又被空头一巴掌拍回来了。

关键支撑位争夺战

说实话,现在市场的成交量低迷得很,这种缩量震荡的走势通常不是什么好兆头。多头们的最后防线在25000美元附近,要是这个位置也守不住,那跌到17000-18000美元区间就真的不是危言耸听了。

不过也别太悲观,市场永远不缺故事。多头们现在押注两个重磅利好:一是明年比特币即将迎来第四次减半(矿工奖励从6.25个BTC减半),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通常都是大行情的催化剂;二是市场普遍预期SEC这次终于要批准比特币现货ETF了。这两个因素要是真能兑现,说不定能带来一波像样的反弹。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是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

Tags:

相关文章

  • 9.16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当主力给我们惊喜时

    观点

    今早的市场真是给我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本来周末都准备好喝咖啡看行情平稳波动了,谁知道大饼(BTC)突然一个猛冲直奔27000美元,以太(ETH)也不甘示弱地突破1650美元。这种"周末突袭"的戏码在币圈虽然不罕见,但每次都能让不少人措手不及。说实话,这种急涨行情最让人纠结。看着价格蹭蹭往上涨,内心那个追高的冲动简直按捺不住。但老韭菜的经验告诉我:这种时候往往就是陷阱。昨晚以太回踩1610的时候,圈子... ...

    观点

    阅读更多
  • 昨晚的以太坊空单太给力了!37个点稳稳落袋

    观点

    说实话,昨晚的行情简直让人热血沸腾!在直播间现价1857果断布局的ETH空单,现在已经完美到达1820的目标位,整整37个点的利润啊。这波操作,只能用"痛快"两个字来形容!看着行情一路向下,就像坐滑梯一样顺畅,这种精准把握市场节奏的感觉,比中彩票还让人兴奋。记得当时在直播间分析的时候,我就特别强调了这个位置的阻力效应,现在看来判断完全正确。最近的市场真是给力,每天动辄上千点的波动,机会遍地都是。但... ...

    观点

    阅读更多
  • 深度解析:PoW与PoS安全性之争,哪种机制更值得信赖?

    观点

    每次和朋友讨论区块链技术时,总会遇到这个经典问题:到底是PoW(工作量证明)安全,还是PoS(权益证明)更胜一筹?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不能简单地给出非黑即白的答案。作为在区块链行业深耕多年的从业者,我想分享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真实看法。PoW:用算力铸造的安全长城PoW机制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数学竞赛场。还记得去年参观比特币矿场时的震撼场景:成排的矿机轰鸣运转,那场景至今难忘。这种机制要求矿工们投入大量... ...

    观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