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 > 的惨当美酷现痛教训好愿景撞上残实

的惨当美酷现痛教训好愿景撞上残实

2025-10-05 19:35:58 [合规] 来源:链上趋势

说实话,创业失败的案例我见过不少,但Stelo Labs的故事还是让我唏嘘不已。这家去年才拿到a16z领投600万美元的Web3安全公司,居然在短短8个月后就宣布关门大吉。10月31日,他们默默地在官网上贴出了终止所有产品的公告,这份带着血泪的复盘报告值得每个创业者认真研读。

一场充满理想主义的创业尝试

记得第一次听说Stelo Labs时,他们的愿景确实打动了我:要用最前沿的技术解决Web3领域最棘手的安全问题。创始团队都是行业老兵,他们瞄准的是加密世界最痛的痛点——钓鱼诈骗。想想也是,每天都有无数小白用户因为一个不小心点击了恶意链接,转眼间钱包就被掏空。

他们的产品矩阵看起来很美好:浏览器扩展程序保护交易安全、API服务帮助开发者集成防诈骗功能、数据分析平台追踪恶意网站...数据也确实不错,10万+下载量,1500日活用户,保护了超过2亿美元的数字资产,拦截了数百起诈骗案例。

三个致命的认知偏差

但问题是,漂亮的数字背后藏着三个致命的认知盲区。

1. 想象中的"数据飞轮"转不动

团队最初坚信交易安全存在网络效应——用户越多,看到的攻击越多,防护能力就越强。这个逻辑听起来很美,就像某些AI产品确实越用越聪明那样。可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大多数钓鱼攻击其实用简单的启发式算法就能识别,根本不需要什么大数据积累。

我认识的一位安全专家说过:"在安全领域,80%的攻击都是低水平的重复。"Stelo团队显然高估了数据网络效应的门槛。

2. 钱包使用的美丽误会

更尴尬的是他们对钱包使用场景的判断。团队默认所有加密用户都会使用独立钱包,但现实是新兴的加密游戏、社交应用都在采用嵌入式钱包方案。这就好比当年做PC杀毒软件的厂商,突然发现大家都开始用智能手机了。

记得有个朋友玩StepN时问我:"这个游戏里的币为什么要转到Metamask?直接在游戏里用不是很方便吗?"——这就是普通用户最真实的想法。

3. 过早押注"加密大众化"

最要命的是他们对市场成熟度的误判。团队坚信加密技术即将迎来大众普及的拐点,可现实是2023年的加密用户主要还是投机者和极客。这就好比在拨号上网时代就创业做4K视频流媒体,想法很超前,但市场根本没准备好。

我常跟创业者说:"别做教育市场的事,那都是巨头的游戏。"可惜Stelo团队在这个问题上赌错了。

血淋淋的启示录

看完这份复盘,我最大的感触是:再聪明的团队也会被自己的叙事困住。Stelo的故事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创业者的诅咒"——我们总是太容易爱上自己的创意,却忘了用冷冰冰的数据不断验证假设。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敢于all in又敢于认错的勇气值得尊敬。公告最后他们说会"重新出发",我真心希望这支交过昂贵学费的团队能东山再起。毕竟在Web3这个新兴领域,失败的经验可能比成功的案例更宝贵。

看完Stelo的案例,我不禁想起彼得·蒂尔的那句话:"每个失败的创业者都知道,他们的公司之所以倒闭,归根结底是因为产品没人要。"在这个故事里,不是技术不够好,不是团队不够强,而是对需求的理解出现了根本性偏差。

创业就像在黑夜中航行,有时候最危险的不是风暴,而是我们自己画出来的航海图。

(责任编辑:观点)

推荐文章
  • 一个估值5000万美金的Web3操作系统,凭什么让IDG和红杉争相投资?

    一个估值5000万美金的Web3操作系统,凭什么让IDG和红杉争相投资? 今年的加密市场冷得让人直打哆嗦。8月份的融资数据同比暴跌57%,简直比北京的寒冬还要刺骨。但就在这个行业低潮期,DappOS这个项目却像一匹黑马,在7月份完成了由IDG和红杉领投的种子轮融资,直接飙出了5000万美金的惊人估值。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个突然冒出来的Web3操作系统,凭什么让大佬们如此疯狂?Web3的"安卓系统"?我第一眼看到DappOS的时候,就觉得这玩意儿不简单。它就像是给Web3世... ...[详细]
  • 从地下说唱到NFT帝国:胖企鹅CEO的创业自白与质疑风波

    从地下说唱到NFT帝国:胖企鹅CEO的创业自白与质疑风波 最近在NFT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的"胖企鹅CEO风波"让我想起了区块链世界的一个老问题:到底哪些是真正的创业者,哪些只是追逐风口的投机者?事情起因于10月7日,两位推特用户踢爆了胖企鹅(Pudgy Penguins)现任CEO Luca Netz的一些"黑历史",指控他收购这个知名NFT项目的资金疑似来自多个"跑路"的NFT项目。创业路上的荆棘与荣光面对质疑,Netz选择用自己八年来的创业历程来回应... ...[详细]
  • 曾经风光无限的SBF,如今在法庭上如何为自己辩护?揭秘FTX帝国的坍塌内幕

    曾经风光无限的SBF,如今在法庭上如何为自己辩护?揭秘FTX帝国的坍塌内幕 10月4日的纽约联邦法院格外热闹,这可能是加密货币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幕——昔日的"天才操盘手"SBF正坐在被告席上,等待命运的审判。作为一个曾经亲眼见证FTX崛起又陨落的圈内人,我不禁感慨:在这个充满机会与陷阱的加密世界里,命运的反转往往就在一瞬间。庭审首日:两个截然不同的SBF形象检察官Nathan Rehn一上来就把气氛推向高潮。这位经验丰富的公诉人将SBF描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是个精... ...[详细]
  • 机构资金流向揭秘:以太坊挑战者们正在抢戏

    机构资金流向揭秘:以太坊挑战者们正在抢戏 最近CoinShares的一份报告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机构投资者们已经开始悄悄调整他们的加密资产配置策略了。说实话,这个趋势比我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数据显示,过去两周数字资产市场净流入7800万美元,ETP交易量更是暴增37%,单周就突破了11.3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机构投资者对加密市场态度的微妙转变。老将比特币与新贵Solana的拉锯战比特币的表现就像个倔强的老兵,虽然4300万美元的净... ...[详细]
  • 深夜行情观察:比特币能否站稳27000?以太坊空单再下一城

    深夜行情观察:比特币能否站稳27000?以太坊空单再下一城 朋友们晚上好,我是悦盈。在币圈摸爬滚打这些年,我深刻体会到市场就是一面镜子,你越自律就越能看清自己交易的弱点。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两天的行情走势,顺便分享一下我的交易心得。比特币技术面解析说实话,大饼这两天的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日线图上,价格在27480附近遭遇阻力后回落,但整体形态依然健康。我注意到MACD指标正在向0轴靠拢,这是个积极的信号。不过更吸引我的是4小时级别的表现——典型的过山车行情... ...[详细]
  • CoinW六周年全球之旅:从迪拜两大区块链峰会启航

    CoinW六周年全球之旅:从迪拜两大区块链峰会启航 金秋十月,全球区块链界的焦点正在悄然转移 - 从东南亚的新加坡转向中东明珠迪拜。CoinW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即将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留下精彩印记。中东区块链盛宴:CoinW双线出击10月15-20日,迪拜将迎来两场重量级区块链活动:GITEX科技周和Future Blockchain Summit。CoinW这次可不是来当看客的 - 我们不仅成为GITEX的官方注册赞助商,还精心打造了独特的品牌... ...[详细]
  • 当保险遇见区块链:Marquee如何用RWA重写游戏规则

    当保险遇见区块链:Marquee如何用RWA重写游戏规则 最近几年,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传统金融和加密世界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特别是保险年金这个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革新。作为一个长期观察金融创新的人,我不得不说Marquee项目的保险RWA解决方案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一、保险年金:不只是退休金那么简单记得我叔叔退休时,保险公司给他推荐了一款年金产品。当时我还不太理解这种产品的价值,直到后来深入研究才发现,年金其实是个"全能选手"... ...[详细]
  • 狗狗币真要凉了吗?市场动荡下的生存之道

    狗狗币真要凉了吗?市场动荡下的生存之道 看着比特币像个醉汉似的在27200到27500美元之间跌跌撞撞,我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更让人揪心的是,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山寨币们,现在一个个都蔫头耷脑的。说实话,这种行情我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每次看到还是会心里发紧。DOGE的生死一线记得前几天我还跟朋友打赌,说DOGE在0.06美元这个位置应该能撑住。结果今天一看,好家伙,直接跌到0.058美元了!我这老脸被打得啪啪响。看了眼Coinalyze的数... ...[详细]
  • 亚洲区块链力量崛起:Vitalik Buterin亲历的行业变迁

    亚洲区块链力量崛起:Vitalik Buterin亲历的行业变迁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领域的观察者,我最近在德克萨斯州的一次行业聚会上听到了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的精彩分享。他用略带兴奋的语气告诉我们:"你们知道吗?亚洲开发者的角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我不禁想起五年前在东京参加区块链会议时的场景,当时会场里大多是在讨论挖矿和交易所。从挖矿到创新:亚洲团队的华丽转身Buterin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察:"记得2018年那会儿,亚洲在加密... ...[详细]
  • FTX惊天黑幕:用Python代码造假的保险基金骗局

    FTX惊天黑幕:用Python代码造假的保险基金骗局 说实话,在加密货币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见过不少荒唐事,但Gary Wang的最新证词还是让我瞠目结舌。谁能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FTX交易所,竟然用几行Python代码就能凭空变出"1亿美元保险基金"?这简直是把投资者当猴耍!代码造假的金融魔术Wang在法庭上坦言,FTX对外宣称的那个"1亿美元保险基金"完全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更可笑的是,这个数字居然是通过一个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