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资深来了略底策吗人分投资享熊牛市市抄
大家好,我是Alex,Mint Ventures的研究合伙人。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三位在加密投资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朋友一起聊聊熊市抄底这个话题。
市场周期判断:熊末牛初的微妙时刻
关于当前市场处于什么阶段,Xin老师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从成交量来看,市场已经走出流动性枯竭的状态。"他特别提到SOL、ETH和BTC近期成交量的显著回升,"这个数字比去年底上涨了30%-40%"。这让我想起去年底那种异常的价格闪崩,现在确实很少看到这种情况了。
郑斯威老师则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三阶段理论:"以前我把市场简单分为牛市和熊市,现在发现中间还有个过渡阶段。"他认为现在就像上一轮的2019年,"比特币的低点可能已经出现,但很多山寨币还在寻底"。这个观点很值得玩味,确实我们看到不同币种的表现分化很大。
Lawrence的看法比较务实:"现在买入的话,只要标的选择不太离谱,基本上只输时间不输钱。"这种说法虽然保守,但确实反映了当前市场的特点。
抄底策略:不同风格的实战经验
谈到具体的抄底策略,三位老师展现了完全不同的风格。
Lawrence是典型的定投派:"从去年FTX事件后开始定投,现在接近满仓。"这种策略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熊市底部区域确实能有效降低持仓成本。
我个人的风格则比较激进:"喜欢在极端事件发生时大举买入,比如Luna和FTX暴雷时。"这种策略对心理素质要求很高,但一旦成功,收益也会很可观。
郑斯威的"山寨币左侧交易法"很有意思:"我会根据不同山寨币的寻底节奏分批建仓。"这需要对各个项目有很深入的研究,不是普通投资者能轻易模仿的。
赛道选择:寻找下一个财富密码
在具体赛道选择上,大家的观点很有启发性。
Lawrence最看好衍生品:"GMX为Arbitrum贡献了一半TVL,这个赛道的基本面很扎实。"确实,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的崛起是这轮熊市最明显的趋势之一。
Xin老师则提出"风格轮动"理论:"Defi可能会先起来,因为BTC/ETH价格上涨会带动TVL回升。"这个逻辑很合理,让人想起2019年Defi summer前的市场节奏。
郑斯威对L2的看好令人印象深刻:"下一轮的战场可能在L2,就像上一轮的L1大战。"他特别提到ZK系项目的长期潜力,这个判断很有前瞻性。
压舱石选择:稳健与收益的平衡
谈到核心仓位配置,Xin老师的选择很特别:"我会将以太系项目作为压舱石,包括L2和Lido。"这种配置既抓住以太坊生态的发展红利,又保持了一定分散度。
Lawrence则更加直接:"我就是以太坊本位。"这种简单直接的投资哲学反而最考验信仰。
郑斯威的观点很有实操价值:"L2四大天王很适合作为压舱石,确定性高但涨幅可能不如山寨币。"这种稳健与进攻的平衡很值得借鉴。
下一波叙事:寻找财富效应的源泉
关于下一轮牛市可能的叙事引擎,Xin老师看好"consumer app":"类似friend.tech但门槛更低的产品。"这个方向确实充满想象空间。
郑斯威认为游戏仍有机会:"这么多资金和团队投入,一定会出现爆款。"虽然目前还没有令人惊艳的项目,但这个领域的潜力不容忽视。
Lawrence的观点很接地气:"无论什么叙事,关键要能带来财富效应。"这个朴素的观点其实道出了加密市场最本质的驱动力。
最后,在熊市中的生活态度也很有意思。Xin老师坚持每天健身,"为牛市做好准备";Lawrence把时间留给家人;郑斯威则通过播客学习。这提醒我们,投资之外的生活同样重要。
今天的讨论让我深刻感受到,即使在熊市,加密行业依然充满活力和机遇。希望下次相聚时,我们已经在讨论如何在牛市中优雅离场了。
(责任编辑:推荐)
-
昨夜美股市场波澜不惊,三大指数涨跌互现。道指勉强维持上涨,纳指则略显疲态,这种不上不下的走势反而让人更觉得不安。黄金价格稳稳站在1920美元上方,整个交易日波动幅度不足20美元,这平静得有点反常。而原油市场更是诡异,两美元的波动空间里来回震荡,最终却收了个平盘,这种行情连老油条们都选择观望。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玄机美国9月零售销售数据简直是个"炸弹",0.7%的月增长率远超预期,前值还被上修至0.8... ...[详细]
-
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现在的市场环境与2021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时候大家都把以太坊捧上神坛,高喊着"超越比特币"的口号。可谁能想到,短短三年间,局势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比特币:机构眼中的避险港湾说实话,比特币在这场竞赛中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记得去年我参加一个华尔街的闭门会议时,那些传统金融机构的高管们谈起比特币时眼睛都在发光。Microstrategy、贝莱... ...[详细]
-
最近我在反复研究比特币的周线图,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Pi Cycle底部指标。说实话,这个指标在历史上简直准得可怕。记得2019年那会儿吗?当时红色和绿色均线死叉后,市场马上触底反弹。2015年也是同样的情况,死叉出现就意味着抄底机会来了。现在想想,2022年比特币跌到19000美元附近的时候,就像老天爷在给我们发红包。那时候Pi Cycle指标又出现了熟悉的死叉信号,以太坊也跌到了100... ...[详细]
-
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去乌镇,满眼都是青砖黛瓦、小桥流水。谁能想到,这个江南水乡如今成了全球科技创新的风向标?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往年随处可见的电商、支付话题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AI、大模型这些硬核科技词汇。这让我感慨,短短十年间,中国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华丽转身。大佬们的AI群像李彦宏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得真对,现在很多企业盲目跟风做大模型,就... ...[详细]
-
昨天带着学员们操作了一单ETH空单,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美盘时段我在3838位置果断喊空,最终3813止盈离场。25个点的收益看起来不多,但整个过程我们花了差不多30分钟来盯盘。我发现很多新手总爱抱怨收益太少,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稳健之道。交易心态比技术更重要说实话,每次看到有人抱怨收益少我就着急。你知道大部分投资者亏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三个致命的心态:死扛单子、频繁操作、心存侥... ...[详细]
-
最近我在研究GMX V2这个项目,发现它就像是一个加密世界的"赌场"。不过别误会,这个赌场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赌场,而是流动性提供者(LP)可以当"庄家"的金融博弈场。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机制。赌场经济学:为什么GMX能吸引6亿美元?GMX V1的成功很有意思,就像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一样,它深谙"庄家永远赢"的道理。想象一下,你去赌场玩21点,庄家总是占着微弱的概率优势。GMX也是这样,通过精巧的机... ...[详细]
-
在伊斯坦布尔的Devconnect大会上,我有种回到硅谷车库创业时代的感觉。数百名疯狂的加密极客聚集在这里,空气中都弥漫着创新的气息。说实话,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牛市前的那种躁动,但这次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了真正的技术突破。模块化革命:像搭积木一样构建区块链记得当年我们还在争论单一区块链的局限性,现在模块化方案已经让"即插即用"成为现实。这就像从组装整台电脑进化到只需挑选最棒的显卡、CPU和内存自... ...[详细]
-
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加密货币时,钱包操作复杂得让人望而却步。如今,大象钱包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 - 它正在彻底改变我们对数字资产管理的认知。这不仅仅是一个钱包,更是一个连接DeFi、NFT和元宇宙的超级门户。解密大象钱包的魔力在泰国出差时,我遇到一位当地商人正在用大象钱包进行跨境支付。他告诉我:"这比银行转账快多了,手续费还便宜三分之二。"这就是大象钱包的魅力所在 - 它将去中心化的技术优势转化为... ...[详细]
-
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各种社交平台,但你是否思考过它们背后的运作机制?作为一个长期观察社交网络发展的研究者,我发现很多用户并不清楚自己使用的平台究竟属于WEB2还是WEB3模式。今天就让我用最通俗的方式,带你深入了解两者的关键区别。数据所有权:谁在主宰你的数字生活?记得去年有位朋友因为封号事件,所有社交数据一夜之间消失无踪。这正是传统WEB2平台的典型特征——你的数据实际上并不真正属于你... ...[详细]
-
还记得2023年5月那个令人振奋的时刻吗?以太坊社区迎来了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ERC6551标准。这个标准的问世,让NFT世界焕发了新生机,就像给数字资产装上了智能引擎。当NFT遇见智能合约说实话,之前的ERC721标准虽然开创了NFT时代,但总觉得像给数字艺术品套上了枷锁。那些NFT只能在钱包里躺着,不能自主行动,就像收藏在博物馆里的展品。ERC6551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我特别喜欢这... ...[详细]